4月19日,由王健林、牛根生、黄如论、杨澜等人发起成立的,我国慈善领域联合性、枢纽型社会组织——中国慈善联合会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宣告成立。中国慈善联合会的宗旨为:联合慈善力量,沟通社会各方,促进行业自律,推动行业发展。
4月18日,中国慈善联合会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会员大会,160多名会员参加了会议。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合会章程、会费收缴标准、会徽等事项,选举产生了99名理事、31名常务理事以及名誉会长、会长、副会长、秘书长。99名理事中,慈善组织占45%、捐赠企业和个人占30%、社会各界人士占15%、政府部门代表占10%,真正体现了各界人士、各种力量的大联合。王健林、牛根生、李本公、杨澜、徐永光、凌文、黄如论、窦玉沛等8位在慈善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士当选为副会长,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当选为会长。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任中国慈善联合会名誉会长。
李立国在成立大会上说,作为全国联合性慈善组织,按其社会属性,由慈善组织代表或慈善领域知名人士担任会长为好,作为政府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负责人,按照慈善事业多元主体构成,在慈善联合会创立初期,经协商、选举而担任会长,也是一项现实可行并得到会员公认的安排。
李立国表示,作为全国慈善领域的联合性组织,中国慈善联合会将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和切实服务会员为己任,不开展慈善募捐活动,不从事慈善项目运作,不充当慈善领域资源竞争主体。在这一前提下,中国慈善联合会将着力在四个方面扮演好角色、履行好职责:一是促进会员发展与合作,二是加强政府和慈善组织联系,三是引导慈善行业发展,四是推动慈善行业自律。
成立大会由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主持,中国慈善联合会会员、有关政府部门、新闻媒体等参加了成立活动。会上,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杨澜宣读了《慈善宣言》,号召要做“廉洁的慈善”、“透明的慈善”、“参与的慈善”、“合作的慈善”、“专业的慈善”、“创新的慈善”。
附:
慈善宣言
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虽然社会不断变迁、思想不断变革,但扶危济困、乐善好施的慈善思想和行为,一直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,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。
慈善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。无论种族、国别、宗教信仰如何,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与道德,慈善一直温暖着世人、改变着世界,成为全世界通用的美好语言,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永续推力。
当今中国,依然存在贫富差距,依然有大量需要帮助的人们,依然有不少公共服务的短板。破解这些难题,需要政府去努力,需要市场去调节,还需要慈善去凝聚力量、调剂余缺、疏通渠道、传递关爱、增进社会文明。
以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为起点,现代慈善事业在我国艰难起步。30多年来,慈善事业风雨兼程一路走来,有经验,也有教训,但不可否认,它已悄然成长,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追求。它是践行中国梦的重要力量,也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。为此,我们倡议:
——要做廉洁的慈善。忠实捐赠人意愿,除必要的成本支出外,把每一笔捐赠都用于需要帮助的人、用于需要做的事,建立良好的公信力。
——要做透明的慈善。坚持阳光运作,及时向社会公布善款的用途和去向,使慈善组织真正成为盛装爱心的“玻璃口袋”。
——要做参与的慈善。倡导志愿精神。参与慈善是公民的权利,我们每个人、每个家庭、每个企业和团体都是慈善事业的主人,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,人人行善、全民向善。
——要做合作的慈善。摒弃门户之见,尊重包容彼此,加强交流协作,互通信息、共享资源,最大程度发挥行业的整体效应。
——要做专业的慈善。提高慈善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借助现代技术手段,募集、管理和使用好慈善资源,提升慈善组织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。
——要做创新的慈善。勇立社会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时代潮头,适应新的技术革命,借鉴国外内先进经验,积极探索,大胆创新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之路。
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。中国慈善事业需要理论,需要宣言,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。我们真切希望,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行动起来,用不同的方式,身体力行地参与慈善,让生命在爱的传递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历届“中华慈善奖”获得者和每一位中国慈善联合会会员,应当自觉带头践行上述目标,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,推动中国慈善事业不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