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首 页  |  关于慈善会  |  救助项目  |  慈善功德榜  |  募捐方式  |  财务公开  |  政策法规 |  慈善点击  |  志愿者活动
捐助方式
户 名:无锡市锡山区慈善会
开户行:农行锡山支行
帐 号:650101040006354
捐赠热线:0510-88207920/88704298
捐赠地址:无锡市锡沪路东亭中段81号209室
 
 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在锡山区慈善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
新闻中心 | 2010-4-12 | 阅读次数:2255
在锡山区慈善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
严健媛
2009年6月16日
 
各位理事、同志们:
  现在,我代表无锡市锡山区慈善会,向理事会报告二届二次理事会召开以来,我区慈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2009年工作安排,请予审议。
  一、二届二次理事会召开以来慈善工作开展情况
 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也是我区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一年。在区委区政府《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》这一推动我区慈善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下,区慈善会按照 “依靠社会办慈善,办好慈善为社会”的方针,创新募集方式、扩大慈善母本、完善工作机制、提升救助水平、严格资金管理、打造慈善品牌,以扎实工作为社会各界扶危济困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。
  (一)唱响锡山慈善品牌,弘扬慈善精神文化
  为更好地经营锡山慈善事业,打造锡山慈善品牌,积极探索,努力提高锡山慈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一是精心设计制作了《爱心汇聚,温暖锡山》慈善宣传片和慈善会宣传年画,让社会了解慈善、参与慈善,营造了良好的慈善氛围。二是为扩大“品牌”效应,设计启用锡山区慈善会会徽、统一了慈善会工作标识,进一步提高了区慈善会的知名度。三是专门设立了“锡山慈善网”,搭建了一座各界仁爱之士与求助对象相互交流、相互沟通和奉献爱心的平台。四是通过策划组织慈善活动,使区慈善会逐渐融入了百姓的生活。组织企业家开展了“迎新解民困”慈善送温暖活动,元旦期间走访慰问低保户和困难群众,为他们送去新年的祝福。组织开展“手拉手·与奥运同行”爱心助孤夏令营活动,招募志愿者和孤儿一对一结对参观、游玩,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,使孤儿们开拓视野,感受亲情,经历了一段充满爱的旅程。五是坚持品牌战略思路,精心开发了“生命之光”助医、“希望之星”助学、“手拉手爱心结对”助孤、“明亮工程”助残等一系列品牌救助工程,对困难群众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救助工作,进一步扩大了慈善会的影响力,使锡山慈善深入人心。六是宣传报道慈善活动成果。充分利用媒体大张旗鼓进行宣传,突出慈善典型的引导作用,在媒体报纸专门开辟慈善专版,全方位、多层次宣传乐善好施的先进典型。同时将企业作为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力军,征集了19名优秀慈善企业家的慈善感言,向社会宣传慈善文化,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热情。
  (二)创新慈善资金募集方式,壮大慈善资金盘子
  在08年初举行的“心手相连,情暖万家”慈善捐赠暨人道万人捐活动中,首次将“认捐”方式引入捐赠,采用了“一次性捐赠”、 “一次认捐,分年解缴”和“冠名募捐”相结合的方式,把一日捐和经常捐、定向捐和普遍捐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,在减轻企业一次性捐赠压力的同时,进一步扩大慈善母本,实现了慈善资金来源的多元化、固定化、常态化,为我区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同时注重引入现代慈善理念,坚持科学发展观,坚持慈善权利和义务相对等原则,认真完善和落实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,充分调动和保护慈善捐赠者的积极性。在社会各界全力支持和慈善企业家鼎力相助下,08年共募集慈善资金5.33亿元,其中认捐资金5.1794亿元,一次性捐赠1489.9259万元,实际到账资金4672.0769万元。
  (三)积极开发救助项目,救助能力显著提高
  围绕“助困、助医、助学、助老、助残、助孤”的救助内容,区慈善会积极主动联合相关部门,开发了“生命之光”助医、“希望之星”助学、“手拉手爱心结对”助孤、“明亮工程”助残等6大类30多个慈善救助项目,面向困难群众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救助活动。2008年,救助各类困难对象20000余人次,支出慈善资金达1687.06万元。这些项目的实施给予了困难群众切切实实的帮助,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、社会的温暖,也进一步宣传了慈善,体现了慈善事业的价值。在实施救助项目时,锡山区慈善会注意把握以下三个要点:
  1、找准定位,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。对政府已开展的救助,适时调整慈善救助项目,为救助工作画龙点睛而不是越俎代庖。例如:助医方面,在政府实施城乡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,重点帮助大病和严重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,并且采取看前先救,使医疗救助更具超前性和灵活性。助学方面,在政府义务教育的基础上,补贴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和住宿费,同时侧重对品学兼优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发放助学金。助孤方面,则在政府给予物质救助的基础上,关注并着手开展孤儿的心理疏导工作,对他们进行精神、心理方面的救助。
  2、合理设置救助项目,建立慈善救助的长效机制。坚持慈善会品牌战略思路和以人为本原则,合理设置慈善会救助项目。在救助理念上,强调体现救助的合理性、普惠性和及时性,使之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;在政策制度上,重点加大长效机制的建设,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《“生命之光”大病重病专项救助实施方案》、《锡山区教育救助工程实施意见》等;在项目设置上,重点加大救助的覆盖范围,确保做到救助无重复、无遗漏;在资金分配上,重点加大助困、助医、助学、助老等救助工作的扶持力度;在救助手续上,进一步规范受理、审核流程,做到高效透明、公平公正。
  3、整合资源,做大规模,最大限度地发挥慈善资金的作用。充分利用相关单位优势资源,共同开展救助活动,避免慈善资源的浪费。联合卫生部门、红十字会开展“生命之光”大病重病专项救助,共救助群众1321名;联合教育部门开展“希望之星”助学活动,救助贫困学生2103人次;联合团委、妇联开展“手拉手爱心结对”助孤夏令营活动,对孤儿开展精神慰藉活动,使他们感受到亲情和温暖;联合残联开展“明亮工程”助残活动,帮助全区有康复需求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318例。
  (四)大力发扬人道主义精神,赈灾捐赠工作成效明显
  5·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,区慈善会紧紧围绕区委、区政府“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”的要求,统一部署,科学谋划,精心组织,积极开展赈灾款物募集、拨付和发运工作。全区共接收地震捐款923.05991万元(其中闽商会捐款124.04万元),为灾区人民战胜困难、重建家园提供了宝贵支持。积极开展了“送温暖、献爱心”——向绵竹地震灾区捐赠衣被活动,共向灾区捐赠棉衣被4076件,总价40余万元。
  (五)加强自身组织建设,着力打造慈善公信力
  本着对捐赠人高度负责的要求,区慈善会切实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,努力打造慈善公信力。理顺区镇两级慈善会的关系,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格局;制订完善了《区慈善会章程》和《区慈善会资金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制度,实行严格的资金管理;请审计部门对慈善资金和地震捐款等进行专项审计,并针对审计过程中反映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专项整改;建立慈善网站,召开理事会议,公开救助项目和资金,接受社会各界监督,确保每一分慈善资金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
 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也是互助友爱精神大发扬的一年。我区慈善工作取得的成绩,是各级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,是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,是广大慈善工作者奋发努力的结果,也包含着各位理事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,在此,我代表区慈善会向你们,并通过你们,向全力支持慈善事业的各级领导、广大企业和单位、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  我区慈善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,但慈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,善款筹募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,慈善救助的实施效果尚待提升,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尚待提高。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逐步解决。
  二、2009年度主要工作安排
  在去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华慈善大会上,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,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,全面贯彻落实,努力开创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。
  1、以宣传工作为龙头,进一步营造慈善氛围
  运用灵活多样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大力宣传慈善精神和对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典型,营造慈善热点,激发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。一是有计划地组织“孤儿结对夏令营”,“关爱缺失儿童”结对活动,贫困学子结对助学活动,“六一”慰问民工子弟学校,春节、重阳慰问老人等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慈善活动,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公民参与慈善事业。二是设立慈善公德榜,联合有关部门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示范慈善项目,进一步宣传典型、塑造典型,激发社会的捐赠热情。三是通过新闻媒体、“锡山慈善网”等网络媒介广泛宣传慈善事业,进一步培育慈善意识、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。
  2、以募集工作为重点,进一步壮大资金盘子
  进一步创新思路,拓展渠道,不断增大慈善资金规模。一是要继续开展“慈善一日捐”和慈善认捐资金解缴工作。“慈善一日捐”已圆满完成任务,募集资金189.1742万元。认捐解缴已募集资金896.3616万元,部分企业还未解缴到账。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认捐单位的沟通联系,及时做好认捐资金的收缴工作。同时进一步加强劝募力度,挖掘慈善资源,力争做大做强,壮大认捐资金盘子。二是认真做好专项结对募捐。结合救助项目认真开展孤儿结对、助学结对等专项结对活动,多设定企业和公民关心和认知度高的救助项目,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慈善。三是逐步发挥慈善超市的功能。加强慈善超市建设,扩大其捐赠接收站的功能,使之真正成为联系慈善会、捐赠者和贫困家庭的桥梁。
  3、以满足困难群众的急需为主线,进一步提高救助水平
按照“党和政府最关心、困难群众最需要”的救助原则,继续有重点、有针对性地实施助困、助医、助学、助老、助孤、助残等救助项目,进一步打造慈善救助品牌。2009年,在继续开展“六个助”的基础上,对因严重疾病、一户多残、天灾人祸等原因,造成家庭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支出型特困家庭实施再救助。在慈善资金中设立“特困家庭专项救助资金”,实行专款专用。
  4、以加强组织建设为保证,进一步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
  慈善组织的诚信度是保持慈善事业生命力的关键所在。慈善组织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、严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,依法治会、依法行善,用严格的管理、规范的运作来取信于民。一是完善内部管理。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按章遵制办事。增强慈善工作透明度,定期和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开展慈善事业的相关信息,自觉接受社会监督。二是加强慈善组织的队伍建设。继续抓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,在提高人员政治素质的同时,着力提高开展慈善业务工作的能力。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,借助社会上热心慈善事业的力量服务全区慈善事业。三是加强协调配合。加强与各级政府和工、青、妇等有关部门的合作,发挥不同组织的优势,联合开展好救助项目。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,发挥媒体优势,共同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。加强与各位理事的沟通和联系,以项目活动为载体,共同参与慈善事业。
  慈善工作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做好慈善工作,事关长远,意义重大。我们将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践行“依靠社会办慈善、办好慈善为社会”的宗旨,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,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,奋发进取,开拓创新,努力开创锡山慈善新局面。
谢谢大家!
 
www.xs-cs.com 本站主办单位及版权所有:锡山慈善会 2010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 热线电话:0510-88207920
苏ICP备080030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