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港:用爱心润人心 新闻中心 | 2010-4-11 | 阅读次数:2249 老严捐出1000元和一块祖传玉佩 “我是个外乡人,但我在东港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真情。在我最困难、最绝望的时候,是东港人民向我伸出了温暖的双手,使我重新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。如果我的生命终结了,我愿意将自己的有用器官捐献给需要的病人,让他们继续活在人们的爱心中!”说这番话的是一位因白血病而陷入绝境的湘妹子。为了这个患上绝症的“外来妹”,东港人拉开了一场爱心大接力。 在得知一个名叫唐美燕的“外乡人”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,虽然找到配对的骨髓,却因无力承担巨额的医疗费而无法实施手术时,和妻子双双下岗的严学如辗转联系到小唐的湖南老乡,捐出了1000元钱和一块祖传的玉佩。在捐出这笔钱的时候,老严感到了自己力量的单薄。于是,他找到东港镇领导,希望用众人之力,拉一把陷于绝境中的湘妹子。镇领导感到了“震撼和欣慰”,随即在全镇展开了募捐,“生命是最可贵的,不管她是哪里人,都是我们中国人,我们也不能不闻不问!” 捐款的场面热烈而感人。老严再次捐出700元,这是锡山区发给大龄失业人员的补助金。他将夫妇俩人的补助金全部捐出,他说:“救人要紧,将它用到更要紧的地方吧。”一名送水工踩着装满桶装水的三轮车从兴港路经过,见此当即掏出50元捐款,第二次经过时,又追加了50元。上午11时,干得满头大汗的他再次路过,他再次掏出50元。他一天送水50桶左右,每送1桶能挣1元钱的辛苦费,“钱不多,一点心意。”惟一主动要求留下姓名和电话号码的是盐城籍新市民于耀林。他与工友结伴路过时,听到小唐已多次输血治疗,当即表示如果她需要,一定去献血。短短时间,锡山爱心市民向这名素昧平生的湘妹子捐款逾万元。 在捐款现场,面对东港镇人民的感人爱心,不善言辞的唐美燕眼含热泪,连连向这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鞠躬致意。 个体户周永良拿出2000元塞到小戴手里 东港镇大学生戴丽科的成长道路十分坎坷。多亏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,社会各方的无私关爱,才能使她安心地学习,终于圆了大学梦。 戴丽科刚进初中的时候,父亲得病身亡。好端端的一个五口之家断了顶梁柱,繁重的家庭落到了祖父母身上。随后母亲改嫁,祖孙三人相依为命。村委和民政及时给她伸出了援助之手,把她全家列入了低保,每年都关心她,并送去慰问金。2005年高考,戴丽科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了连云港工业学院。面对高昂的学杂费,她犯难了。“浓霜偏打无梁草”。就在这时,还能赚些小钱的爷爷也不幸亡故了。也是在这个时候,村党总支书记周瑞新等带着村里的800元奖学金上门来了,并安慰她说:“只要你能好好学习,学费问题你放心,我们一定负责到底”。接着又取出3000元钱说,如果不够,开学时再到村委来。个体户周永良也对戴丽科伸出了援助之手,拿出2000元钱塞到小戴手里说:“你一定要好好学习,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回报社会,我每年都会资助你2000元学费,你只管放心读书。”民政也及时送去了慰问金1000元。戴丽科流着热泪说:“请大家放心,我一定用好的成绩来报答你们。” 像小戴这样得到资助完成学业的贫困学生在东港镇还有很多。东港镇始终关心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,每年9月1日开学前和年终镇慈善会都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以助学,累计已发放各类助学金20多万元。 浦建明:二年脱贫,三年起楼,四年成家 新巷村浦巷上的浦建明,因患小儿麻痹症,双腿残疾,已三十好几尚未成家,每天靠开残疾车为生,挣着微薄收入与7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。因此村里把他列入了低保户,每年救济一些钱帮他维持生活。后来镇里的领导想到:输血不如造血,干嘛不发挥他的特长呢?就同浦建明谈心引导他走致富之路。很快,浦建明发挥特长,开起一家五金加工店。开始时,由于资金少,不敢多接业务,小店只能勉强维持。后来,镇民政、残联与关工委多方筹措给他资金支持,红豆集团也伸出援助之手扶持他创业金20000元,一共帮他筹集了50000元,减轻了他的后顾之忧。在拿到扶持金后,小浦又增添了2部仪表车床和一台钻床,承接业务能力大大加强。现在浦建明每天开着残疾车,忙着进材料,接业务,搞生产,全心扑到工作上。他信心十足,决心再过两年脱贫,三年要起楼房,四年要争取成个家。 弱势群体在东港得到了普遍的关怀。东港镇早在2001年就被评为“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”单位。近年来,该镇社保体系不断完善。全镇新参加社保人数4265名,累计参保1.9万人。劳动合同签约企业数852家,合同职工签约数34500人,签订率达到95%。纠正劳动违法行为300多件次,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老年纯农民新农保参保巩固率和覆盖率双双达到100%。与此同时,该镇积极开展各类慈善捐助活动,镇村募集各类捐助款300余万元,落实残疾人就业保证金29.8万元。 |